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企”聚力量,“项”创未来——基于机械学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的破局与升华

发布日期:2025-01-10    作者:         点击:

 随着制造业对复合型机械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近日,机械制造与设计教研室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理念,开启项目式教学之旅,旨在让学生于真实项目情境中掌握机械学知识,提升动手、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缝对接企业需求。

部分项目参与人员合影

一、以项目式课程内容为导向,优化教学模式

机械学基础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当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如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项目难度要适中,既要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又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成了重中之重,本次项目式教学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与分工、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元化评价学生,包括平时成绩、项目报告、口头答辩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此外,在过程评价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创新思维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引入行业标准评价,让学生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引导学生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

基于项目案例的课堂解析

课后拓展资源小组学习指导

二、以校企合作为跳板,整合运用企业资源

基于绵阳城市学院“一师联一企”项目开展的大背景,在本次项目式教学中,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的理念,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运用企业资源。

在机械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次邀请企业中的机械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基于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进行课程知识立体化讲授,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共同开发机械学基础课程相关的教学案例、视频教程和在线课程,丰富教学资源。

厂区设备认知及实践教学

 

厂区指导现场教学

三、问题与挑战

目前在项目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实践资源短缺

目前在机械学基础课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具等资源较为昂贵,难以满足项目式学习需求,此外具备项目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学生的指导需求,最后项目式学习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包括设备购置、材料费用等。

2、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学生机械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项目完成质量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实践能力较强,而部分学生则较弱,难以适应项目式学习的节奏。项目式学习需要团队协作,但部分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影响项目进度。

3、项目选择难以兼顾

项目选题过于简单,难以达到机械学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缺乏挑战性。项目选题过于困难,超出学生实际能力范围,难以完成。项目选题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四、成果展示

目前学生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部分企业产品的验收工作,并取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此外,还有部分项目,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实践中完成论文的写作。

学生参与设计产品验收讨论

五、未来展望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校企融合,拓展项目类型,引入更多数字化制造项目;持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聚焦学生成长全过程;借助企业力量,助力更多学生凭借扎实专业技能“项”创美好未来,为机械行业输送卓越人才。

   


友情链接: 学校官网 迎新网 邮件系统

 现代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 蜀ICP备2022010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