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全国总决赛在苏州圆满落幕。我校首次组队参赛即表现优异,共斩获国家级奖项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及省级奖项3项,充分展现了我校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教学实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本次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规模大,竞争激烈。我校参加的“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项目覆盖全国19个赛区,吸引了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40所高校的144支队伍同场竞技。在人工智能通识教研室肖建英、余凡、魏阳等教师指导下,来自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3支学生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稳定的现场发挥,圆满完成了各项竞赛任务。

自主送餐任务展现硬核实力
在备受关注的“自主送餐”任务中,我校机器人系统全面展示了其技术集成与执行能力:
1.精准识别:运用先进图像识别技术,准确读取订单信息。
2.环境感知:在复杂场景中快速锁定目标食物,展现强大环境感知能力。
3.稳定抓取:机械臂精准、流畅、稳定地完成目标食物抓取。
4.智能导航:在场地内灵活移动,有效规避障碍,准确抵达指定餐桌。
5.精细操作:平稳放置食物,确保无洒落或损坏。
6.智能结算:根据菜单价格自动计算订单总额,并在屏幕清晰显示,完成智能化服务闭环。

以赛促学,深化产教融合
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产促用”的教育理念。备赛期间,指导教师团队紧密围绕机器人技术前沿和实际应用需求,系统设计了涵盖基础理论、系统搭建、传感器调试、路径规划等核心环节的训练方案,并重点优化了AMCL定位、激光雷达感知、里程计算及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参数。参赛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高强度实战训练,反复进行场景模拟与任务测试。整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完整的机器人技术链条,更显著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水平,充分体现了我校“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应用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

此次大赛是我校在国家级高水平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竞赛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并实现突破,不仅有效检验了相关专业的教学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注入了新动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在未来赛事中再创佳绩。